事件舆评丨AI魔改短视频:技术娱乐还是文化亵渎?创作自由应有边界
近期,网络上AI魔改短视频层出不穷。AI魔改,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再创作,这些被“魔改”的经典包括《甄嬛传》变身“枪战片”,《红楼梦》改成“武打戏”,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等。12月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管理提示》指出,近期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
12月10日6时,微博话题#广电总局出手管理AI魔改视频#登上微博热搜榜第2位,168家媒体介入报道。相关话题#广电总局出手管理 AI「魔改」视频,相关视频以假乱真、为博流量亵渎经典,AI「魔改」的边界在哪?##广电总局出手管理AI“魔改”视频##广电总局发文规范AI魔改短视频#分别于12月9日、12月10日和12月11日登上知乎、百度和快手平台热搜榜前列。网民对于广电出台此举的讨论度高涨,掀起一场关于“二创”的自由与边界的网络热议。
01
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AG真人国际厅和旗舰厅中心数据显示,12月8日0时至12月12日21时共监测到相关信息20370条,互动声量达894.98万,覆盖微博、客户端、视频、微信、网站等多个平台。#AI魔改亵渎了经典老剧##广电总局出手管理AI魔改视频##AI魔改视频不等于无脑整活#等微博话题下网民讨论热烈,累计获得阅读量5664万,讨论量超1.5万。
1、舆情走势分析
舆情走势图
根据舆情走势图可知,在12月8日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提示》后网上开始出现少量讨论,之后随着中国新闻网、环球网、新京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于18时达到第一个小高潮。次日,更多自媒体大V和媒体关注到此事并持续发声,使得该事件讨论热度依然不减。随后多家媒体纷纷发布或转载报道并发表评论文章,助推舆情于10日8时达到峰值并在当天一直保持热度高位。从12月11日后舆情热度有所下降直至逐步平息。
2、信息来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20370条,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共8770条(占比43.05%),其次是客户端6808条(占比33.42%)、视频1766条(占比8.67%)、微信1454条(占比7.14%)、网站1282条(占比6.3%)、互动论坛210条(占比1.03%)、数字报80条(占比0.39%)。
3、关键热词
关键词云图
据关键词云图显示,本次舆情中“AI”“魔改”“视频”“管理”等关键词受到广泛关注。
02
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对目前网络上大量存在的AI魔改视频倍感不适,称其非但无趣且涉嫌侵权。
今日头条网民@龙城侃爷:坚决反对抵制恶搞篡改经典原著人物形象。这根本就不是二创,是违反《著作权》法的。
微博网民@姿势分子-knowledge:反正我看这玩意是有点恶心,很多人说看着挺有趣,我是没感觉到趣味在哪里。
微博网民@未识:每次看见四大名著的AI魔改心里有很不舒服,有种很奇怪的感觉,非常不尊重原创。
2、支持该管理措施的出台,认为其有助于守护文化经典、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微博网民@新人小聂:终于出手了,再不管,估计网上全是魔改视频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
微博网民@小猪搞机:确实该管管了,这种对看过原视频的人来说知道是恶搞,但对很多孩子来说一直刷到这种视频,肯定会影响他们对历史及经典名著的认知。
微信网民@倚月说娱乐:这些“魔改”视频虽然有时候能带来短暂的乐趣,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新鲜感而忽略了经典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广电的做法我觉得非常重要,有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
3、表示此类视频只是消遣娱乐,指责广电总局小题大做。
微博网民@Darkness李: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样,刷到这些就是当好玩看个乐子,后面再刷到就会觉得大同小异没有意思了,然后你偏偏出来“管理”一下,证明你在做事?除了添堵招骂,有任何意义不?不如管管那些假科普信誓旦旦胡说八道乱打鸡血妖言惑众的。
微博网民@卢斯克:人手要是富裕,就多去电视电影审核部门或者干点别的,视频号里总共就这么点好看的东西,还要查,要么明确人家违法了再查,要么就别管。
媒体观点
1、工人日报:AI爆改视频要严守“二创边界”。
尽管一些AI爆改作品以搞笑幽默为主、不乏创新创意,收获一众拥趸,但对原作的过度解构和扭曲,很可能损害原作的艺术性和完整性,甚至会使未看过原作的人对原作产生错误理解。更关键的是,部分经典影视剧的版权并未过期,仍处于法律保护之列。然而AI爆改视频的创作者并未获得原创者许可,便擅自对原作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忽视了对原作的尊重和保护,涉嫌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AI爆改视频要严守“二创边界”。一方面,创作者、发布平台要尊重原创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与版权方的合作和授权,确保“AI二创”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创作者在二创过程中也应严守创作底线,不过度解构、曲解原作内容。无论如何,AI技术不能成了侵权行为的帮凶,面对AI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乱象,监管和规范的步伐要再快些。
2、扬子晚报:AI魔改短视频,是对文化叙事的野蛮强拆。
如此“亵渎经典”,表面是魔改,其实就是“去经典化”“去原著化”,把一个完整的作品,分拆为一个个形象、一个个片段,并将之还原为某种“模块”“物料”“字符”,加以二次组装、胡乱拼接。这整个过程,我们感受到的,是“娱乐整活”之于“严肃表达”的凌驾,是AI暴力对于文化叙事的强拆。
从法律角度审视,AI魔改视频,与生俱来存在着侵犯著作权、改编权、肖像权的高风险。而其更大的危害,或许还是文化心理层面的。完成度极高的“作品”惨遭魔改,原创作者的智力成果,沦为了七零八落的、任人摆弄的“原材料”,这隐约构成了某种人格与职业尊严上的轻侮。AI魔改类视频,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内在充斥着“反智与虚无”的认知取向。AI强大的视频生成功能,理应有更体面、更高阶、更有建设性的落地运用才是。
3、中国文化报:AI魔改视频,可以休矣!
由AI生成、未经人工处理,不是侵权的借口。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AI生成的视频必须尊重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尊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从文化与伦理的角度,AI魔改行为也同样值得反思、批评。人类的智慧创造,不应该沦为“喂养”机器、服务于调笑取乐的数字快餐;人类的美好记忆与情感,也不应当允许机器任意侵入、删改。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这一《管理提示》的出现必要而及时,对于视听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对于AI等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普及都有好处。由外部的规范唤起内在的自觉,别为眼前的一顿好吃的而砸了饭碗,应该成为视听行业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共识。
4、人民网评:AI“魔改”不可失了边界。
数十年沉淀,结果被一朝“魔改”,情节、人物、精神内核早已与原作相去甚远,违背了创作者的初心。从更大的层面来说,解构甚至颠覆经典的价值,可能影响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危害不容小觑。与此同时,AI“魔改”还存在法律风险。AI“魔改”视频往往未经原作者授权,一方面可能侵害原作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改编权等权利,另一方面,也可能涉及原作品演员的肖像权甚至是名誉权。
需要看到,适度的二次创作是创新的一种,但一旦越过合理边界则会带来负面效应。关于AI技术其边界的追问和讨论一直未曾止息。AI再厉害,始终只是一项技术、一种工具,如何取用、如何规范,始终在于使用它的人。
03
舆情总结 / Boryou
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网络亚文化,“魔改”在技术赋权下迎来了新一轮“复兴”,AI技术抹平了视频创作的门槛,网民不止满足于对视频内容进行对抗式解读,甚至采取二次创作的解构式加工方式,重新生产出新的文本,井喷式涌现的魔改视频在泛娱乐化的网络景观中广泛传播。然而,此类魔改并非对原视频单纯地重组和再建构,而是利用知名IP移花接木、戏谑恶搞,不仅在法律层面上涉嫌作品侵权,也在社会层面上造成人文价值的破坏与消解,这是一种打着创作自由名义的技术美学的跑偏。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在影视创作领域,也在社会生活领域被大量应用,AI技术成为舆论热议的对象。尽管AI技术造福社会方方面面,但是技术滥用带来的道德伦理、侵犯权利等问题,也为“科技改变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说到底,人们在利用AI技术参与文化创作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应将其作为获得流量关注与感官快感的手段。人,应当永远是技术的主人,AI的崛起也绝不能以偏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为代价。
正如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所说,“技术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它起作用的好坏,取决于社会集团对其利用的好坏”。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明确创新的边界,重视知识版权的保护,尊重文化,培育审美。只有这样,AI技术才能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动力,而非文化价值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