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舆评丨网传《红楼梦》将退出高考——真假反复,可见真相?
10月23日,环球时报微博发布了一条有关“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2026起北京高考红楼梦不单独设题”的微博,其中“‘这一调整其实为学生减了负,减轻了学生备考的压力。’经开区高中语文教研负责人王晓清说:‘《红楼梦》对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很多男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心理上就有排斥,对里面描述的儿女情长、日常生活细节并不感兴趣,之前为了考试被老师硬逼着读’……”等内容一经发布便引发网友热议,于当天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前十,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媒体也相继加入报道,随后,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高考语文考查的声明称网传“红楼梦退出北京语文高考”为不实信息,2025年、2026年的北京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内容保持稳定、范围不变。
声明一经公布,环球时报官方微博随即删除了原先的报道内容并发布话题#网传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为不实信息#从而导致事件热度再次上升,网友对于官方媒体“刹车”式的报道哭笑不得,更有网友戏称有关媒体“自己造谣自己辟谣”,事件一时间有了不小的热度。
01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AG真人国际厅和旗舰厅中心数据显示,10月23日0时到10月24日12时共检测到相关信息3.43万,互动声量达228.49万。
1、舆情走势分析
舆情走势图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该舆情从10月23日中午开始发酵,由环球时报先后发布话题#论语红楼梦高考不再单独设题##网传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为不实信息#,随后,微博平台人民网、九派新闻、纵览新闻等30家媒体对该话题进行了转载和报道,扩大了其影响力。
话题在10月23日首先引发了部分讨论,在23日下午迎来峰值。在此期间信息传播速度达到了1323.6条/小时。
2、信息来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34349条,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共20923条(占比60.91%),其次是客户端5719条(占比16.65%)、微信3916条(占比11.4%)、视频1931条(占比5.62%)、网站1586条(占比4.62%)、互动论坛259条(占比0.76%)、数字报15条(占比0.04%)。
3、关键热词
关键词云图
据关键词云图显示,本次舆情事件“红楼梦”“高考”“阅读”“考查”“学生”等关键词受到广泛关注。
02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官方媒体也会发布不实信息,权威还是否值得相信?
有不少网友表示,官方媒体应当重视其权威性及影响力,在发布信息时不能一味追求第一手消息,而是在经过小心求证之后再发布。发布不实信息的官方媒体应当受到惩治。
微博用户@一般会社员小泰:#网传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为不实信息#你们媒体发新闻不用考验真实性的?还是觉得互联网阵地重流量轻内容,比起评估真假更重要的是抢第一手?拿这种话题出来挑事的难道不需要严惩吗?以及我还是很想关心一下,所以说有些同学到高中了还读不懂红楼梦这事是不是真的?你们既然能正大光明地辟谣,就说明红楼未来几年不会出考纲,会持续关注的。
2、官方发布内容存在引导性别对立的嫌疑。
有网友认为,有关媒体发布的内容提及“《红楼梦》对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很多男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心理上就有排斥”等内容是在有意分割男女性别,有“因为男生不愿意读,所以从高考内容中删去”的引导。
微博用户@清酌月下酒:#网传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为不实信息#咋的自己发过什么都忘了吗? 还尤其是对于男生来说[允悲][允悲]愿世界像爱男一样爱我哈怎么没有人是数理化生难懂晦涩,需要退出高考,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来说[求饶][求饶][求饶]不过也变相承认男的飞舞了哈。
3、无论是不是谣传,《红楼梦》作为文化经典都不应当退出高中教育。
网友普遍认为,《红楼梦》是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学经典,剥开情爱的表象,其所代表的精神内核是绝对值得深究和发扬的。
微博用户@赵玖-:#网传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为不实信息#到底什么是真实?名著居然都不要了,红楼梦其实看了真的会上头,说看不下的怕是都没认真看几页吧,[doge]说情爱这只是红楼梦的一小部分,古典文化、精神内涵才是红楼梦的主题。
媒体观点
1、光明日报:《红楼梦》具有其作为传统经典文学的教育价值。
《光明日报》曾就“《红楼梦》作文难”一事发表评论:“人们成长于白话文的语言环境之中,没有生活在能够充分理解过去的环境,即便是《红楼梦》被部分地区列为高考必考课外读物之一,但读得畅快、没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可能不会很多。”
但《光明日报》也表示:“在我们这代人所接受的教育历程之中,红学通过课本和教学进入日常教育的视域之中,并以此方式进一步提升其经典性地位,日趋展现出多元的、独具特性的经典教育价值。这就是经典的生存土壤不会萎缩的重要原因。”
2、首都教育:一切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关于北京高考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考查方式调整、《红楼梦》退出高考等消息为不实信息。
“首都教育” 微信公众号是最早发布官方声明对该谣言进行辟谣的媒体之一。其在 2024 年 10 月 23 日发布声明称,2024 年 10 月 22 日晚间开始部分媒体发布的关于北京高考语文学科整本书阅读考查方式调整、《红楼梦》退出高考等消息为不实信息。
3、成都商报教育报道:考试仅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推动力,但每个人的阅读并不完全是依靠考试来推动的,即使取消,也不能完全说不阅读经典书籍。
针对媒体此前广泛报道的说法,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唐旭洲此前也谈到,四川新高考的整本书阅读主要为两本书,分别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没有单独命题。这就与北京卷有所不同,因为北京卷是会有一个专门的整本书阅读板块考查,因此,即使调整,对四川考生的影响非常小。
同样也是树德中学语文教师的肖敏认为,北京卷的趋势变化肯定是一个风向标,但北京卷和全国卷并不会完全统一,“全国卷一直没有单独板块考查整本书阅读,如果北京卷进行调整,那就变成和全国卷一样了。”
03舆情总结 / Boryou
当前,伴随着各地相继进行的高考改革,有关高考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动反复进入公众视野,时至今日,高考依旧是民生大计,因而有关北京高考不再对《红楼梦》单独设题的谣传话题能在短时间内热度持续上升。再者,与平常的谣传不同,此次网传内容有官方媒体介入传播,一时间使得公众对官方媒体的权威性产生了质疑,随即,又有细心网民发现,由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声明只说“2025年、2026年的北京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内容保持稳定、范围不变。”,并没有直接否认之后高考内容可能产生的变动,这又让人不得不思考:《红楼梦》在应试教育中是否扮演了合适的角色?
红楼有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反复中,官方媒体对于网传不实信息的报道是受到最多关注的问题,官方媒体作为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其公信力是建立在长期以来准确、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一旦发布不实信息,会让公众对该媒体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对于权威的质疑。
再者,在辟谣过程中,有不少网友针对“很多男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心理上就有排斥”等内容,提出媒体报道有引导性别对立的行为,近年来,两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不少网民对于该类问题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需要注重语言的严谨性,让有意挑拨两性关系的网民没有可乘之机。
最后,谣言能大面积传播,还依赖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学和应试教育冲突的关注,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下,高考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想要对传统文学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相对困难,传统文学占分低,花费时间多,因而会有很多网友认为传统文学应当退出高考内容,事实上,传统文学揭示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核,对于青少年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高考内容的数次变革都没有将传统文学完全剥离,专家也表示,随着高考内容以及命题形式的不断更新中,传统文学一定能找到其应有的位置。